三菱走了, 最后一家合资发动机生产线拆了, 给国产车上了最后一课

  • 2025-07-25 03:14:55
  • 386

这回是真凉透了!7月22日,三菱汽车连中国最后一家合资厂的发动机生产线都拆了,连厂牌都换成“沈阳国擎动力”,股东名单里再也抠不出三菱”俩字。

这事儿得从2023年3月说起,那时三菱先停了长沙工厂的整车生产,10月官宣不造车了,但还留着沈阳发动机厂这根独苗。

结果刚撑满一年,连这个发动机厂也停了。工商信息显示,7月2日工厂改名换姓,接盘的北京赛苜和三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

老司机都记得三菱多风光,80年代靠发动机技术杀进中国,沈阳航天三菱和东安三菱两家厂,喂饱了半个国产车圈。

比亚迪、长城早年全用它家发动机,巅峰时路上三成国产车跳的都是三菱的芯。90年代帕杰罗更封神,政府单位抢着要,北京吉普产的帕杰罗Sport直接定义越野标杆。

可好景不长,2000年刹车油管事故召回,口碑一夜崩盘。后来和广汽合资搞欧蓝德、劲炫,2018年卖到14万辆,偏偏撞上雷诺和日产联盟内讧,新车研发全停摆,硬是啃老本啃了6年。

为啥混成这惨样?就俩字:更新太慢了。

2024年中国电动车都卖疯了,三菱还在折腾20年前的老发动机。沈阳厂去年产量暴跌到20万台,只有巅峰期的四分之一,客户只剩众泰这类边缘企业。反观比亚迪,早就电动化了,发动机搞都不搞。

但慢只是表象,根子上是“傲慢”。三菱在雷诺和日产联盟里当小透明,中国区改个车灯都得等东京总部盖章。国产车三个月能改款,三菱六年憋不出一款新车。

长沙工厂2022年产能利用率16%,4000员工天天擦空生产线,最后被广汽埃安当白菜捡走。

更致命的是技术代差被碾成渣。当国产车用自研混动干出2000km续航、激光雷达实现城市NOA时,三菱连个流畅的车机都搞不定。

有供应商爆料:他们2019年还在用10年前的车规芯片,成本压到极致,连ESP系统都减配!

老车主最惨,售后嘴上说管10年,现实是4S店大规模退网。北京某二手车商拎出台帕杰罗:去年卖15万抢着要,今年挂8万无人问。

但三菱退场,恰恰给国产车上了三堂血泪课:

一是吃技术老本肯定不行。当年靠4G63发动机躺赚,结果比亚迪DM-i一出,三菱神机就废了

二是更新换代太慢就完了。国产新势力一周OTA升级一次,三菱改个中控屏等半年批文;

三是别想把中国当清库存基地,拿换标电车糊弄人,真当消费者是韭菜啊。

回头看,三菱像极了被时代踹下车的乘客,中国车市已变成高铁,比亚迪一周收15万订单,小米SU7交付排到8个月后。

而三菱呢?六年不换代,还在卖2018款欧蓝德。当对手用200km/h狂奔时,他还在以20km/h遛弯,不退出都对不起市场规则。

所以别哀悼了,腾出的产能早被瓜分干净:比亚迪接手长沙工厂造海豹,埃安吞了广州基地冲百万销量。至于沈阳发动机生产线,据说长城蜂巢动力正考虑着。

市场从不相信眼泪,只奖励狠人。 三菱用40年兴衰证明:在中国车市,要么玩命创新,要么彻底出局——没有第三条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