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销破万, 比亚迪方程豹钛3凭什么"卷"赢竞品?
- 2025-07-17 17:08:47
- 661
第一次在停车场见到方程豹钛 3 时,容易被它的气质吸引。没有太多装饰,线条硬朗得像精雕细琢的金属块,又带着几分未来科技感,静静停放时,常常能成为视线的焦点。在 2025 年竞争较多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,这款车以月销 1.2 万辆的表现进入消费者视野,我们可以从设计、技术、安全、智能等方面,聊聊它的特点。
作为比亚迪旗下专注个性化新能源车的品牌,方程豹为钛 3 搭载了 EVO 纯电平台。这一平台的短前悬、长轴距设计有特点,在 4605mm 的车身长度下,实现了 2745mm 的轴距,轴距占比达 59.6%。
1900mm 的车宽配合合理的座椅布局,让后排空间显得充裕,即便身材较高的乘客也能轻松活动。同时,纯电平台取消了传统燃油车的传动轴通道,后排地板完全平整,进一步提升了中间乘客的乘坐体验。
钛 3 的三电系统展现了比亚迪的技术积累。电机系统采用油冷散热技术,通过电机定子内部的机油喷嘴实现冷却。动力配置上,有后驱和四驱两种选择,其中四驱版搭载前 110kW 交流异步电机和后 200kW 永磁同步电机,综合功率 310kW(约 422 马力),百公里加速 4.9 秒。
电池方面,钛 3 使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,提供 65.28kWh、72.96kWh(四驱)和 78.72kWh(四驱无人机版)三种容量。其直冷系统有新意,制冷剂通过微通道铝板直接接触电芯底部,换热效率优于传统液冷系统,这保障了快充时的安全性,也让车辆在低温环境下的充电性能更稳定。实际测试中,钛 3 支持 18 分钟完成 30%-80% 的快充,在 - 30℃的环境中,续航达成率仍能保持在 90% 以上。
续航表现上,钛 3 全系 CLTC 工况续航为 501km。用户实测显示,夏天空调全开时,城市与高速混合路况下能行驶约 450km,续航兑现率接近 90%。800V 高压平台的应用也值得一提,这一配置让钛 3 实现了 “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” 的补能效率,日常使用中,碎片时间即可完成快速补电,同时还提升了能量传输效率,优化了线束设计。
钛 3 的设计团队从科幻作品中汲取灵感,打造出 “星际战车” 般的视觉风格。前脸采用黑色封闭式面板作为中网,中间镶嵌方程豹银标,两侧连接不规则四边形灯组,灯腔上部的两道平行日行灯带,增强了科技感和辨识度。前包围采用宽出车身的黑色梯形设计,搭配哑光银装饰件和底部护板,兼顾了越野气质与精致感。
车身侧面线条平滑流畅,风阻系数低至 0.27Cd,在保持硬朗形象的同时优化了空气动力学性能。平直的车顶保障了车内头部空间,宽厚的 D 柱稍稍前倾,增添了几分动感。前后轮拱凸出车身,配备黑色轮眉,力量感十足;隐藏式门把手、侧裙的银色装饰件和半封闭式轮毂,则在粗犷中透出细腻,这种设计也受到了不少女性用户的关注。
车尾的 “小书包” 是标志性元素之一,这个看似备胎罩的结构实际是 28L 的外挂储物箱,既保留了硬派 SUV 的经典风格,又增加了实用性。尾灯组横向分布,点亮后呈现两道平行红色灯带,与前大灯形成呼应。车顶配备两段式扰流板和高位刹车灯,采用侧开式尾门,后包围造型与车头相呼应。
钛 3 的前脸模块化换装系统有创意,车主可以像更换手机壳一样变换车辆外观风格,从赛博机甲风到极简未来派,满足不同场景的表达需求。磁吸式 “时空飞翼” 尾箱设计同样体现了模块化思路,用户可根据需要组合滑雪板支架或露营装备系统,拓展了车辆的场景适应性。
进入车内,内饰延续了外观的硬派科技风格,同时兼顾豪华感和实用性。中控台采用 T 型布局,配备 15.6 英寸(入门款为 12.8 英寸)悬浮式中控屏和 8.8 英寸全液晶仪表盘。四辐式平底多功能方向盘、电子挡把、水晶按键等细节,体现了对品质的追求。
中央扶手区域集成了手机无线充电面板、双杯架以及车载压缩机冰箱,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。高配车型搭载的帝瓦雷音响系统,由 22 个扬声器组成,能提供不错的听觉体验。
钛 3 的 “1 机 3 舱” 设计拓展了空间的多功能性。“1 机” 指与大疆联合开发的灵鸢智行车载无人机系统,车顶嵌入式无人机舱搭载大疆 OcuSync4.0 图传技术,可实现 10 公里超视距跟拍,自驾时能辅助生成 vlog,实时传输画面到中控屏。
“3 舱” 设计各有特点:电动前舱容积 151L,采用漏斗式上下分层设计,日常储物或露营时作为移动工具箱都很合适;生态座舱通过 15.6 英寸 4K 旋转屏、帝瓦雷音响、冷暖冰箱等配置,打造出舒适的移动生活空间,后排座椅放平后可形成 1.8m×1.5m 的休憩区域,配合官方充气床垫能作为临时休息区;便捷后舱的 28L 外挂储物箱,则解决了城市通勤的收纳问题。
此外,6kW 外放电功能实用性较强,可支撑专业摄影器材的户外使用,或为露营提供电力支持。外观配色上,钛 3 提供多种选择,从沉稳金属色到鲜艳亮色系,满足不同个性需求;内饰材质兼顾质感与耐用性,大量使用软性包裹和环保材料,细节处的缝线和金属装饰提升了整体档次。
钛 3 基于 EVO 平台打造的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,将电池包集成于车身纵梁结构中,形成 “三明治” 式钢铝复合结构。这一设计让整车扭转刚度达到 40000N・m/deg,侧碰抗压强度超过国标 30%,既提升了安全性,又增强了操控精准度。
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本身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,配合直冷系统的精准温控,降低了热失控风险。电池包经过 30 吨静压测试后,模组变形量控制在 2mm 以内,结构强度表现稳定。日常使用中,电池管理系统(BMS)实时监控每个电芯状态,保障充放电安全。
TSC 爆胎稳定控制系统是钛 3 在主动安全领域的重要配置,能在爆胎发生的 5ms 内介入,通过抬起受影响车轮并调整其他车轮的扭矩分配,帮助车辆保持稳定。实测显示,即便在 140km/h 的高速爆胎情况下,系统仍能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,并以 80km/h 的速度继续行驶 30 公里,为处理突发状况争取时间。
iTAC 智行扭矩控制系统通过轮速传感器每秒 500 次的数据采集,能捕捉车轮打滑前兆,在 0.01 秒内精准调配前后轴扭矩。在湿滑弯道、低附着力路面等场景中,可保持车辆的循迹性和稳定性。
云辇 - C 智行车身控制系统原本用于比亚迪旗舰车型,如今也应用在钛 3 上。通过双阀 CDC 减震器和预瞄算法,能根据路面状况实时调整阻尼。其预瞄功能通过双目摄像头(探测距离 120m)提前扫描路面,结合四轮高度传感器数据,识别前方 15 米的路面不平,并提前调整悬挂阻尼和车身姿态,提升了舒适性和高速行驶稳定性,尤其在紧急变线或规避障碍物时,能有效抑制车身侧倾和摆动。
在被动安全方面,钛 3 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结构,关键部位使用热成型钢和铝合金材料,碰撞时能有效吸收和分散冲击能量。全车配备多个安全气囊,包括前排双气囊、侧气囊和侧气帘,为乘员提供全方位碰撞保护。
钛 3 全系标配的 “天神之眼 C” 高阶智行系统,配备 5 颗毫米波雷达、12 个超声波雷达及三目摄像头,构建了全方位环境感知网络。这套系统能实现前碰撞预警、紧急制动、车道保持辅助、盲点监测等 30 多项辅助功能,在城市拥堵路况下,跟车和刹车功能可降低追尾风险;高速行驶时,车道居中辅助能减轻驾驶疲劳。
“天神之眼 C” 高阶智行系统的硬件配置采用 “5R12V12U” 方案 ——5 颗毫米波雷达、12 个超声波雷达和 12 个摄像头(含三目摄像头),形成 360 度感知网络,能在复杂城市路况中准确识别车辆、行人、障碍物等信息。
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可处理红绿灯识别、无保护左转、环岛通行等复杂场景;高快路况下,能实现变道和匝道通行;堵车时,跟车功能可解放驾驶员双脚,减轻疲劳。泊车功能方面,车辆能自主寻找车位并完成泊入,支持手机 APP 遥控泊车,对新手或狭窄车位场景很实用。
针对中国交通环境,钛 3 的智行系统做了本土化优化,能准确识别电动车、三轮车等交通工具,对其突然变道或穿行做出合理反应;面对加塞车辆时,会采取柔和减速策略,提升乘坐舒适性;在复杂路口,结合高精地图(可选配)和实时感知数据,选择合适通行路径。
高速导航辅助驾驶能完成车道保持、车距控制、变道超车等操作,降低长途驾驶疲劳。实测显示,其车道居中稳定,弯道控制精准,变道决策合理,结合 501km 的续航能力,适合城际出行。
方程豹钛 3 价格区间 13.98 - 19.38 万,车身长度 4605mm,轴距 2745mm,动力系统为后驱 160kW / 四驱 310kW,零百加速 7.9s/4.9s,CLTC 续航 501km;特点在于机甲风格外观、车顶无人机舱(可跟拍)、后挂 “小书包”(拓展储物),双电机四驱 + 蠕行模式带来一定越野能力,800V 高压平台提升补能效率。
领克 Z20 价格区间 13.59 - 15.09 万,车身长度 4460mm,轴距 2755mm,动力系统为后驱 250kW(340 马力),零百加速 5.3s,CLTC 续航 530km(66 度电池);优势在于 2755mm 轴距 + 四轮四角设计,过弯稳定性强,城市穿梭灵活,66 度电池低温续航表现较好,14 万级标配 L2 辅助驾驶 + 前排加热。
哈弗猛龙 Hi4 价格 13.98 万起,动力系统为 1.5T 混动 + 电四驱,CLTC 综合续航 1200km;特点是插混系统带来较长综合续航,传统硬派造型 + 电四驱适合非铺装路面。
钛 3 目前推出 5 款配置,售价区间 13.38 万 - 19.38 万元,分为后驱和四驱两种动力形式:后驱版侧重续航和经济性,四驱版提供更强性能和越野能力。根据配置不同,可分为标准版、智享版、智尊版及顶配无人机版,满足不同预算和需求。
对于预算型家用用户,后驱标准版(13.38 万元)已具备核心配置;追求品质的用户,后驱智享版(约 14.38 万元)的云辇 - C 系统能提升舒适性;驾驶爱好者可考虑四驱智尊版(约 16.38 万元)的性能表现;科技爱好者则可关注四驱无人机版(19.38 万元)的生态配置(具体可咨询当地经销商)。
这款在设计、空间、安全与智能等方面各有特点的车型,是否符合你的出行需求?如果你对它的某项功能或设计有特别的看法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。
- 上一篇:特朗普早就看不惯加州州长
- 下一篇:蚌埠一地水污染致水稻无水可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