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供应链管理的三种模式AVAP、BuySell、Consignment

  • 2025-07-31 12:35:25
  • 547

手机是日常消费品,但背后的供应链机制却复杂且高效。本文将拆解三种典型管理模式——AVAP、BuySell、Consignment,让你快速看懂品牌、渠道与物流的三方博弈。

在手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中,AVAP、BuySell和Consignment三种模式的核心差异体现在库存所有权转移时点、资金流路径、风险分担机制以及供应链角色间的协作深度上。以下结合供应商、品牌商、海外OEM厂商、海外品牌商注资的销售公司四种角色,具体说明三者的区别及实际应用:

一、BuySell模式(采购–销售模式)

模式定义

品牌商直接向海外OEM厂商采购成品或半成品,所有权在采购时转移给品牌商,后续销售由品牌商自主负责。该模式下,OEM厂商仅承担生产执行角色,不参与销售环节。

实际业务应用

1)品牌商:

控制权:拥有库存所有权,自主决定定价、分销渠道和营销策略。例如,小米从华勤技术采购ODM手机后,以自有品牌在全球销售。

优势:灵活调整市场策略,快速响应需求变化。

风险:需承担库存积压风险,尤其在市场需求下滑时(如20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导致品牌商库存高企)。

2)海外OEM厂商:

参与度:按品牌商订单生产,赚取加工费和材料差价。例如,华勤技术为三星生产手机时,采用BuySell模式,从三星采购原材料并返售成品,收入规模显著提升但毛利率受挤压。

收益:通过规模化生产提升设备利用率,但利润空间受品牌商议价能力制约。

3)海外品牌商注资的国家公司:

角色:作为品牌商的区域分销商,可能从总部采购成品后在本地销售,例如OPPO在东南亚的子公司通过BuySell模式从中国总部进货。

核心特点

所有权转移:库存所有权在采购时从OEM转移至品牌商。

财务影响:品牌商需承担较高的现金流压力,尤其在大规模采购时。

适用场景:标准化产品(如中低端智能手机)的快速量产和销售。

二、AVAP模式(ApprovedVendorApprovedPrice)

模式定义

AVAP即“批准供应商批准价格”模式,是品牌商与核心供应商(如海外OEM厂商)建立的深度协同机制。品牌商预先认证合格供应商名单(AVL),并与供应商协商确定关键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固定采购价格,供应商在协议框架内自主安排生产和交付。该模式强调技术共享与联合研发,供应商可能参与产品设计早期阶段。

实际业务应用

1)品牌商:

控制权:主导供应商认证、价格谈判和质量标准制定,例如苹果对芯片供应商CirrusLogic的音频芯片采用AVAP模式,要求其按苹果技术规范定制化生产。

优势: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,同时通过技术绑定确保供应链稳定性。

风险:需承担供应商产能波动或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。

2)海外OEM厂商:

参与度:作为AVL成员,获得长期订单保障,但需严格遵守品牌商的技术和成本要求。例如,富士康为苹果生产iPhone时,部分零部件采购采用AVAP模式,由苹果指定供应商并锁定价格。

收益:通过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,提升技术能力以进入品牌商核心供应链。

3)海外品牌商注资的国家公司:

角色:在分销环节,可能通过AVAP模式与本地供应商合作,例如三星在印度的子公司与当地代工厂签订AVAP协议,确保本地化生产的成本可控。

核心特点

价格刚性:协议期内价格固定,减少市场波动影响。

技术协同:供应商早期参与产品设计,如苹果与台积电联合研发A系列芯片。

适用场景:技术密集型零部件(如芯片、显示屏)的长期供应。

三、Consignment模式(寄售模式)

模式定义

品牌商或海外OEM厂商将库存存放于分销渠道(如海外品牌商注资的国家公司),但所有权仍归供应商所有。分销商仅负责销售,待终端消费者购买后,再与供应商结算货款。该模式下,分销商承担保管责任但不承担库存风险。

实际业务应用

1)品牌商:

控制权:保留库存所有权,可实时监控库存水平并调整分销策略。例如,华为在欧洲的子公司通过Consignment模式管理本地库存,降低渠道资金占用。

优势:减少自身库存压力,通过分销商网络快速渗透市场。

风险:需信任分销商的销售能力和库存管理水平,可能面临滞销库存的回收成本。

2)海外OEM厂商:

参与度:作为库存所有者,需承担运输、仓储和滞销风险。例如,手机壳制造商普若泰为品牌商提供Consignment库存,由分销商按需提货销售。

收益:通过铺货提升产品曝光度,但需垫付库存资金。

3)海外品牌商注资的国家公司:

角色:作为分销商,利用Consignment模式降低资金占用,例如三星在巴西的子公司与本地零售商合作,采用Consignment模式管理Galaxy系列手机库存。

优势:轻资产运营,专注于销售和市场推广。

核心特点

所有权保留:库存归供应商所有,分销商仅负责销售。

风险分担:供应商承担库存积压风险,分销商承担销售责任。

适用场景:新兴市场或销售周期较长的产品(如高端手机)。

四、三种模式的核心区别对比

五、总结

AVAP模式通过技术绑定和价格锁定实现供应链协同,适合核心零部件的长期供应。

BuySell模式赋予品牌商最大自主权,但需承担库存风险,适合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化销售。

Consignment模式通过所有权保留降低分销商资金压力,适合市场渗透和风险分担。

实际业务中,品牌商可能混合使用多种模式。例如,苹果对芯片采用AVAP模式确保技术领先,对金属外壳采用BuySell模式从富士康采购,同时在新兴市场通过Consignment模式铺货。海外OEM厂商需根据自身技术能力和议价权选择合作模式,而海外品牌商注资的国家公司则需在分销环节灵活运用Consignment或BuySell模式以平衡风险与收益。

六、供应商

在手机制造业供应链中,“供应商”是连接上游生产与下游分销的核心角色,通常指为品牌商、海外OEM厂商提供原材料、零部件、模组(如芯片、显示屏、电池、摄像头模组等)的企业(如台积电、京东方、欣旺达等)。品牌商、海外OEM厂商、海外品牌商注资的国家公司均需与供应商协作,而供应商的职责会因模式不同(AVAP/BuySell/Consignment)发生显著差异。

以下结合三种模式,详细说明供应商的核心职责及与其他角色的互动逻辑:

1.BuySell模式下的供应商职责

在BuySell模式中,供应商是“订单执行者”,核心职责是“按需求生产并交付”,不参与下游的技术或市场决策。其角色可分为两类:“向OEM厂商供应原材料的供应商”和“以OEM身份向品牌商供应成品的供应商”(如华勤、闻泰等ODM厂商)。

1)核心职责(以“原材料供应商”为例)

按订单生产交付:根据海外OEM厂商的采购订单(如富士康的“每月500万片电池”订单)组织生产,确保交付时间(如“72小时内送达OEM工厂”)和数量准确,不承担额外库存责任。例如,欣旺达作为富士康的电池供应商,接到订单后需在3天内完成生产并送达富士康的印度工厂。

质量达标与合规:按OEM厂商的标准(如电池循环次数≥1000次、通过CE/FCC认证)生产,若因质量问题导致OEM返工,需承担赔偿责任(如屏幕出现亮点导致手机报废,京东方需按“单价×报废数量”赔偿)。

价格随行就市:供应价格随市场波动(如芯片涨价时,联发科向OEM厂商的报价同步上调),不与品牌商或OEM签订长期固定价协议。

2)核心职责(以“OEM/ODM作为供应商向品牌商供货”为例)

成品代工生产:按品牌商的订单(如小米的“1000万台入门级手机”订单)完成全流程生产(从零部件采购到成品组装),并贴品牌商标(如“Redmi”)。例如,华勤作为小米的ODM供应商,需按小米的设计图纸生产,确保外观、配置与品牌商要求一致。

成本透明化:向品牌商公开原材料采购成本(如芯片、屏幕的采购价),并按“成本+加工费”定价(加工费通常为成本的5%-10%)。品牌商通过压价降低采购成本(如小米对ODM厂商的“年度降价3%”要求)。

不介入销售:交付成品后,所有权转移给品牌商,后续的库存、分销、售后均由品牌商或其海外子公司负责(如华勤交付小米手机后,不参与小米在印度的销售策略)。

3)与其他角色的互动

与OEM厂商:原材料供应商需响应OEM的“紧急补单”(如OEM因订单临时增加需追加10%零部件),但有权要求额外加急费用。

与品牌商:ODM厂商需接受品牌商的验厂(如生产流程、劳工合规审核),并按品牌商要求提供售后支持(如成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协助返工)。

与海外分销公司:无直接互动,仅通过品牌商的订单间接关联(如品牌商的海外子公司向总部下单,总部再向ODM厂商采购,供应商无需对接子公司)。

4)典型案例

华勤作为三星的ODM供应商(BuySell模式):

按三星订单生产“GalaxyA系列”入门机(配置由三星定义);

采购联发科芯片、天马屏幕等原材料,总成本+8%加工费作为向三星的报价;

成品交付三星后,由三星的东南亚子公司负责销售,华勤不参与后续环节。

2.AVAP模式下的供应商职责

在AVAP模式中,供应商是品牌商深度绑定的“战略合作伙伴”,而非单纯的“卖货方”。其核心职责围绕“技术协同+稳定供应”展开,具体如下:

1)核心职责

技术早期介入:参与品牌商的产品设计阶段(如芯片架构、屏幕显示效果的定义),根据品牌商的技术规范(如苹果的“自研芯片+定制屏幕”要求)开发或定制化生产零部件。例如,台积电作为苹果A系列芯片的供应商,需在苹果提出芯片性能需求后,联合研发适配的制程工艺(如3nm工艺),并确保技术方案符合品牌商的专利和标准。

产能与供应保障:根据品牌商的长期规划(如年度出货量预测),提前锁定产能(如预留生产线),确保在需求高峰时(如手机发布会前)能按约定数量交付。例如,京东方作为华为Mate系列屏幕供应商,需在华为确定机型参数后,提前6-12个月规划柔性屏产能,避免供应缺口。

价格与成本控制:与品牌商协商固定价格(协议期内不变),并通过规模化生产、工艺优化降低成本(品牌商可能要求共享成本下降的收益)。例如,三星SDI作为小米高端机型的电池供应商,在AVAP协议中约定“每季度产能提升10%,单位成本下降5%”,并将部分成本节约让渡给小米。

质量全流程管控:需通过品牌商的严格认证(如ISO9001、IATF16949),建立与品牌商一致的质量标准(如屏幕的“坏点率≤0.1%”),并接受品牌商的驻厂审核(如苹果对供应商的“每季度质量追溯审计”)。

2)与其他角色的互动

与品牌商:直接对接品牌商的研发部门(如苹果的“供应链技术团队”),定期同步技术进展(如芯片良率、屏幕测试数据),接受品牌商的“独家订单”(如三星Display为iPhone15Pro供应的“钛金属边框屏幕”仅适配苹果机型)。

与海外OEM厂商:若海外OEM厂商负责组装(如富士康),供应商需按OEM的生产计划“分批次交付零部件”(如每天向富士康郑州工厂交付10万片屏幕),并配合OEM的产线调试(如屏幕与主板的兼容性测试)。

与海外分销公司:通常不直接对接,仅通过品牌商的指令调整供应区域(如品牌商要求向印度子公司的本地OEM工厂优先供货)。

3)典型案例

京东方作为华为Mate60Pro屏幕供应商,在AVAP模式下的职责:

按华为“昆仑玻璃+120HzLTPO”的技术要求定制屏幕;

锁定3年供应价格(不受面板市场价格波动影响);

保障每月200万台的稳定产能,优先满足华为海外子公司(如欧洲、东南亚)的需求。

3.Consignment模式下的供应商职责

在Consignment模式中,供应商是“库存所有者”,核心职责是“铺货并承担库存风险”,与海外品牌商注资的国家公司(分销商)形成“代销”关系。

1)核心职责

库存管理与铺货:将零部件或成品(如手机壳、充电器等配件)寄存在分销商(海外品牌子公司)的仓库,确保分销商有足够库存满足终端销售(如“分销商仓库需保持5000个手机壳的安全库存”)。例如,绿联作为华为海外子公司的配件供应商,需在欧洲子公司仓库寄存10万条数据线,供当地消费者购买。

按需补货与调货:实时监控分销商的库存数据(如通过ERP系统查看“剩余3000个手机壳”),在库存低于阈值时主动补货(如“24小时内从德国仓库调货至法国子公司”)。

承担滞销风险:若产品在分销商处滞销(如“6个月未售出的旧款充电器”),需自行回收或折价处理,分销商不承担退货成本。例如,安克创新向小米印度子公司寄售的无线充,滞销部分需由安克自行运回或低价清仓。

结算配合:待终端消费者购买后,与分销商结算货款(如“每月按实际销量对账”),提供发票等结算凭证。

2)与其他角色的互动

与海外品牌子公司(分销商):签订寄售协议,明确库存保管责任(如分销商需“防潮、防损”)、补货周期(如“每周补货1次”)、滞销处理规则(如“90天未售完退货”)。

与品牌商:若供应商是品牌商指定的(如华为指定绿联为配件供应商),需按品牌商的定价策略(如“华为商城售价的80%作为结算价”)向分销商供货,确保价格统一。

3)典型案例

贝尔金作为苹果欧洲子公司的配件供应商(Consignment模式):

在苹果英国子公司仓库寄存“MagSafe充电器”5000个;

通过系统监控销量,当库存低于2000个时从荷兰仓库补货;

消费者购买后,苹果子公司按月与贝尔金结算(销量×结算价);

滞销的旧款充电器(如适配iPhone12的型号)由贝尔金回收,苹果子公司无损失。

4.供应商在三种模式中的核心差异总结

总结

供应商在手机供应链中是“价值创造的起点”:

AVAP模式中,供应商通过技术绑定成为品牌商的“护城河”;

BuySell模式中,供应商通过高效执行支撑规模化生产;

Consignment模式中,供应商通过风险承担助力渠道渗透。

理解供应商的职责,能更清晰地看到供应链“从技术到产品、从生产到销售”的全链路逻辑——品牌商的竞争力,本质上是对供应商资源的整合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