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了一年理想汽车突然被陌生人“控制”!最近,接连两起!
- 2025-07-04 14:13:59
- 361
近日,来自云南曲靖的理想L8pro车主侯先生向风口财经记者爆料,自己在2024年4月份购入一辆理想L8pro,驾驶1年多以后,今年6月28日,自己的理想汽车App账号莫名被一个陌生手机号码改绑,车控权限与账户财产一并被“盗取”,车子被迫回到“待激活”状态。
无独有偶,6月30日,一名来自上海的理想MEGA车主王先生也在社交平台表示,自己也遇到了跟侯先生相似的账号“被盗”的情形。
车机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“数字大脑”,安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,不同地区毫无交集的两位车主,接连出现车机账号“被盗”,是否意味着理想汽车存在信息数据泄露风险?
“车钥匙”被陌生人“盗走”
侯先生告诉记者,6月28日早上,他通过理想汽车APP发现,自己一直在使用的车机账号变成了新注册状态,账号中原本存在的4万多积分、2万多度的电卡、充电桩安装等权限全部清零,在使用机械钥匙启动车子之后,车机自动重启,但重启之后显示为“待激活”状态。
事发后,侯先生第一时间到云南昆明理想交付中心进行查询,发现车辆购买时绑定的手机号被换成了一个陌生号码,自己的车机正与该陌生号码绑定,“交付中心在后台查询到,有一个陌生人通过账号找回,强制换绑手机号的方式,‘盗取’了我的车机账号。”侯先生解释道,这就相当于自己的车子被一个陌生人控制了。
“当时理想方跟我提供了两条处理方式:一是向理想售后部门提交相关材料,按照车控权纠纷程序处理,这种方式可以找回账号,但是账号内的各种权限将会被清空,且损失的权益理想并不会做出补偿;二是想办法联系“盗号人”进行沟通处理。”侯先生告诉记者。
考虑到第一种方式会让自己损失掉约2万元左右的权限,侯先生首先尝试拨通了那个陌生号码,对方表示自己半夜登录理想汽车App,发现名下有一辆车,就进行了解绑操作,这显然与交付中心调查到的“账号找回”操作不符。此后,该陌生号码便一直处于关机状态。
车机账号与陌生人的号码绑定,侯先生的车子处于“待激活”状态,只能像燃油车一样挂档开。更让侯先生担心的是:“万一哪天对方知道我车子停放的位置,就可以直接激活车子,相当于把‘车钥匙’交到了陌生人手里。”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报警,但警方以掌握证据不足、无法证明给车主造成实际损失为由拒绝立案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陌生人强制改绑的并非侯先生一人,另一位来自上海的理想MEGA车主王先生在某社交平台表示,自己在6月29日晚11点左右突然发现,自己理想汽车App的账号过期,等他输入手机号重新登录后发现,自己的账号信息、财产已全部清零,所遇情形跟侯先生如出一辙。
理想遭遇“黑客”袭击?
车主车机账号接连遭到陌生人改绑,理想汽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记者在理想汽车App进行账号找回操作发现,改绑手机号需要提供原手机号、绑定的身份证号以及人脸动态识别,也就是说,“盗号”人必须在掌握了侯先生的车机账号、手机号、身份证号,并在侯先生人脸认证的前提下,才能成功绑定侯先生的车机账号。
据侯先生回忆,自己的手机号码此前并没有注册过风险账号,也没有登录过风险网站,而他的这些个人信息是如何被一个陌生人掌握的呢?令人细思极恐。
“盗号者能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,拿到手机号和实名信息进行换绑,要么是理想出了内鬼,要么是接口暴露,车主的信息完全处于公开状态,安全协议沦为废纸。”来自上海的理想MEGA车主王先生在某社交平台这样写道。
“理想作为头部新势力,信息安全级别应该是很高的,车内的软件系统属于嵌入式系统,数据、通讯协议也跟普通的电脑、手机操作系统不一样。”在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、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看来,一般而言,普通的软件工程师无法破译理想的密码,即便可以破译,花费的成本也很高昂,“这种情况说明理想车机是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的,也不排除遇到了专业黑客袭击的可能。”张翔表示。
针对此次多个车机账号被强制换绑的原因,是否遭遇信息泄露或专业黑客袭击,及事件调查结果等问题,风口财经多次致电理想汽车400客服,对方一直表示:正在核查。
发稿前,侯先生向记者更新了事件最新处理结果:“在提供了身份证、本人和身份证合影之后,理想通过后台强制帮我找回了车控权,并追回了积分。调查显示,‘盗号人’使用我账号里的积分购买了9个价值499元的车载无线麦克风,现已被理想通过物流渠道强制追回。”侯先生表示,对于此次车机账号为何会被陌生人改绑,理想给他的解释为车辆认证系统故障,但并没有透露更加详细的调查结果。
一场永不停歇的“持久战”
在新势力品牌中,理想的车机安全体系处于头部水平。2025年3月27日,理想推出自研开源汽车实时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,成为全球首家将汽车操作系统开源的车企。理想官网新闻中这样介绍:该系统内置“端到端数据加密”,保护更安全,高性能密码学算法,响应更快;在身份认证与权限管控方面,应用粒度管控机制,杜绝核心资产非法访问。
理想此前关于车机系统的宣传。图源:理想汽车官网
概括一下,就是该系统采用了更强的体系化防护,保护车控指令和隐私数据,用车更安全。如果此次改绑事件原因最终被定性为网络攻击,这样的宣传多少就有点“打脸”了。
事实上,随着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的增加,汽车信息数据泄密问题已屡见不鲜。2022年11月,不法分子在网上宣称破解并获取蔚来汽车大量用户数据,并将数据公开销售;2023年,因造成超过215万日本用户的车辆数据泄露,丰田汽车一度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;2025年,美国一个名为“DOGEQUEST”的网站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特斯拉车主的个人信息……据不完全统计,仅2023年一年,国内共发生了超过20起与车企相关的数据泄露事件。
“从理论上来讲,无论车企采取什么样的安全解决方案,其数据存储系统始终会存有漏洞,汽车的软件功能越多越复杂,bug也就越多。”张翔直言,当前,汽车数据安全的应用场景还未固定化,因此要根据其功能开发和使用效果两方面,不断进行改进。
此前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腾讯云发布的《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年度洞察》报告显示,车企在车端安全上普遍达到了较高水准,而在数据安全治理,例如数据分类分级、数据加解密、防泄露等方面,则面临较大的挑战。该报告认为,智能汽车的数据安全问题已经演变成行业普遍问题,需要全行业共同解决。
好在相关的法律体系在不断健全,早在2021年,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了《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》,对汽车行业提出了明确的数据安全要求;同年9月开始实施的《数据安全法》,为汽车数据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;近日,国家网信办与公安部联合发布《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》,对AI智能驾驶中驾驶员身份验证的本地化处理提出了新要求……
总而言之,规范汽车数据安全是一场永不停歇的“持久战”,需要政府、车企、消费者及全社会共同来应对。
- 上一篇:元的锅国外要卖元
- 下一篇:桂林通报一名年级男生坠楼